Search

各位朋友好久不見,近日因事,從福岡婆家開車回神奈川後立刻飛回台灣,回台後也是一直高速公路移動。今天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各位朋友好久不見,近日因事,從福岡婆家開車回神奈川後立刻飛回台灣,回台後也是一直高速公路移動。今天終於有網路,就來與各位分享一個讓我覺得對行車安全很有幫助的設計!

在日本開車後發現,日本的車道之間的路面標線,多採「リブ式(りぶしき)」(凸起式)設計,就是在畫標線時畫出彼此間隔約400mm、高約5mm的凸起,讓駕駛人在恍神等狀態下在不小心快要「はみ出し(はみだし)」(超出線)時,能夠因輪胎輾過「リブ部(リブ部)」(凸起部分)而產生的震動與聲響以迅速產生警覺,防止「車線逸脱(しゃせんいつだつ)」(偏離車道)的意外。

而且日本的標線塗料中,因為添加了非常細小的「ガラスビーズ」(玻璃圓珠),所以能夠反射亮光,整個車道的白線便在車燈照射下能夠清楚看見。

這兩天在台灣看到車道標線設置的小小反光板有異曲同工之妙,覺得很棒。在台灣夜晚開車經驗不多,有也是鬧區,所以以前不曾注意到。日本也是有路段設置像台灣這樣的反光板,因為反光看起來像貓咪眼睛一樣,所以常被稱為「キャッツアイ」(Cat's eye)。

照片是有一天下班回家路上看見施工,一直以為那些凸起是施工師傅們每走400mm就停留久一點讓塗料去形成那個凸起物,結果居然是那個塗料機器走過去後就自動完成了!太厲害了於是等施工結束後就趕緊拍下照片。

ガラスビーズ→ 玻璃圓珠,串珠用的也可如此稱呼
車線(しゃせん)→ 車道,也說「レーン(lane)」
はみ出し(はみだし)→ 超過~
区画線(くかくせん)→ 路面標線、標誌
車線逸脱(しゃせんいつだつ)→ 偏離車道

※400mm處誤植為40mm,特此更正。
※照片、圖片為本人所有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主婦單身時住北陸,嫁到北九州後跟先生住湘南,然後2021/6搬到船橋了,家庭成員有北九州爸爸、台中媽媽、學講話愛跳舞的女兒。
View all posts